中外艺术家在杭共话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对话 绽放灵感 塑造美好
12月2日,在“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坛上,中外艺术家畅谈艺术创作与文明交流互鉴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图为论坛现场。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摄
潮新闻讯 12月1日至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坛在杭州举行。以“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83国艺术家和国内艺术家代表等约150人,共同交流此次访华采风活动的创作经历,畅谈艺术创作与文明交流互鉴之间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好”“谢谢”……现场,我们听到一句句中文从来自科特迪瓦、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口中蹦出,他们中有人第一次来到中国,有人已来过许多次,但都流露出对中华文明的欣赏和对文化交往的认同。
艺术,是世界性的语言。在良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虽然语言不相通,却因为那份对艺术创造美好的期待,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
看见
这几天,国内外艺术家看见了一个深厚历史文明与现代创新活力相融交织的中国。
泰国艺术家汶光·暖查楞讲述了自己对浙江的三点印象:历史绵长、科技发展、人文秀丽。他表示,在良渚,他看到中华文明的根基;在杭州,直观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崛起;在余村,又看到充满魅力的自然生态。他说,如果有机会,想继续边走边看。
辽阔的大地,让艺术家触摸到了文明互鉴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新西兰艺术家麦克劳德·凯瑟琳·罗丝拿出手机展示她这些天拍摄的照片,“It’samazing(太让人惊喜了)!”她忍不住惊叹,“我想把这一切都融进创作中。”
哈萨克斯坦艺术家基里巴耶夫·努尔兰坦言,每次看到的中国都不一样,“这次在良渚,我仿佛看到五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我感觉自己触摸到了良渚的脉搏。”
文明在交融中进步,在进步中迭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张捷说,良渚文明不是一个囿于小圈子的文明,在九道城门延伸出的广袤时空尺度上,它具有强大的营造能力。当良渚的火种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落地生根,并照亮当下乃至更广阔的世界,这启示我们:人类对于美的理解是多么心灵相通。
交融
有了开阔的视野,艺术家们开始从专注本民族创作,转向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试图寻找其中的文化连接点。
“20多年来,我的拼贴艺术始终和中国的书法联系在一起。”从科特迪瓦艺术家莫合·欸布斯·库塞·玛蒂尔德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两个国家的文化交融。
莫合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和书法。“我名字里的‘莫合’是中文老师取的,有融合之意。”她说,通过在中国的学习,自己的创作获得了象征性和渗透力,带来了另一个维度的提升。
已在北京、上海等地策办画展的荷兰艺术家范德库伊·埃德·安东尼乌斯表示赞同。发言时,他晒出了几十张自己在中国不同地方与各国艺术家们的合影:“在这些珍贵且难忘的回忆里,有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在良渚,他画下一张张充满意趣的画:小桥流水背后是摩天大楼、喝着咖啡的当代少女与良渚文化的印记和谐共生……这些场景对埃德来说,熟悉又陌生,他想象中的中国成为笔下真实的画面,架起一座中国与荷兰之间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对方文化底蕴的桥梁。
听着艺术家们的讲述,可以看到文化艺术交流的图景——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说,广东美术馆已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多个国际艺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努尔兰说,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和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有10余年的交流,文化互通、艺术创作让大家团结在一起……
正如努尔兰所说,随着全球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良渚论坛”将对艺术家产生积极影响,“5000多年前良渚文明在这里生长,今天,我们又在这里接过文明互鉴的接力棒,就一起期待全新的未来吧。”
对话
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不仅关乎艺术,也关乎哲思。在本次分论坛上,我们感受到,文明对话、文化交流让艺术家们想得更深了。
他们思考,如何借鉴其他文明中的闪亮元素。叙利亚艺术家哈马德·瓦辛谈了他对中国艺术的认知:“中国人民向我们表明,一件物品可以从各角度进行审视,并赋予它不同的含义,这种多角度并存的审美方式非常迷人。”
他们也在思考,如何面对人类当下的共同挑战。当厄瓜多尔艺术家伊莱斯卡斯·冈萨洛·埃尔南展示他关于全球变暖主题的创作时,台下的海内外艺术家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艺术家亦是“社会中的人”,他们的创作,不仅反映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也反映当时当地的生活与社会发展。“我所探讨的主题不仅体现我的职业,同时也表达我对全球变暖的一种担忧。”埃尔南说,这是一份责任。
他们还在思考,如何面对快速变革的社会。让社会为之震动的ChatGPT影响了很多行业,其中也包括艺术创作。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与艺术家们谈到“普遍的焦虑”——数字化变革时代,传统技艺的恐慌与忧虑如何面对?如何克服虚拟化、技术性、碎片化带来的人与世界的疏离、人的感受力的激变等。
这些问题,也许没有终极答案。但艺术家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平等的对话,正在达成共识,去一起面对未知,塑造美好的未来。
【精彩发言摘要】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摄
在良渚,让世界看什么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
给世界看中国的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内涵性的问题。实际上,重要的是,面对如此深刻的变革浪潮,我们在做什么?是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头顶世界优秀文化之天,脚踏火热现实生活之地,反省时代的感受力,坚守艺术与教育的使命,磨洗全球变革的广袤视野,淬炼本土振兴的深度关怀,像工匠般劳作,像哲人般思考。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了什么,才是应该展现给世界的。
良渚,中国的一片好水。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美院良渚校区已然建成,俨然又是一片伴水居学的心灵山水。我来到良渚遗址,山水的气象笼盖四方,我感觉到一种根脉在脚下生长。站在良渚遗址的台基之上远望,我们感到了一种永恒的对峙:城市与山水的对峙,变化与寻常的对峙。一个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的历史正在打开;一个灿烂的新天地正喷薄而来。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摄
交流,将带来万千新气象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红
百年前的法国,以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林风眠、林文铮、王代之等为代表的中国旅法艺术家,在他们筹办的“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展览会”的征稿函中写道:“中国古代之美术,急待整理;东西两洋之美术思想,急待调和与研究;中国未来之艺术,尤待创造。”这一学术初心,在1928年,成为蔡元培与林风眠创建的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学术主张:“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实际上,艺术家既要关注本土,又要放眼世界。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中,艺术都与“爱”相关,是艺术家内心需要的外在表达。文化可以连接心灵,艺术能够沟通世界。众多艺术家此次来华采风创作,看见了五千多年良渚文明的辉煌,感受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魅力,体味了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杭州独特的韵味,亲睹了浙江戏剧的悠婉灵秀,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了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文明碰撞,思想激荡,定会激发创作灵感,带来万千新气象。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摄
我的三个“中国印象”
——泰国艺术家汶光·暖查楞
关于中国,我有三个印象。
第一个,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历史连绵不绝。以汉字为主体的书面语言系统,可以更好地去展示历史文明的遗迹,记录这个伟大国家的灿烂过往。
来到良渚,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些遗迹。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参观良渚博物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感受到了来自良渚历史的魅力。
第二个,是无处不在的先进科技。
在杭州这座城市,科技的力量从人们的感知上得到了最直观的印证,移动支付、快捷打车……以及立足于杭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中国的科技在全球处于迅速崛起的状态。
第三个,是中国的人文之美。
在整个活动期间,中国人民给予了我们非常亲切的问候。我非常期待,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交流,我们将取得怎样更好的整体式的发展。
比如我们在安吉余村看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经济和自然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它如何在浙江乃至中国获得广泛认可的过程。这样的自然环境理念,能在更大范围发生作用。
潮新闻记者 倪雁强 王建龙 摄
对话,让艺术深度成长
——厄瓜多尔艺术家伊莱斯卡斯·冈萨洛·埃尔南
最近,我决定在作品中探索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与西方当代绘画技术融合的方法。比如,我把中国的传统书法元素融入到我的抽象风景画中。画作背后,代表的是多元的文化融合。不同的艺术家,能够去探索欣赏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表达,从而构建出一个独特的视觉语言,反映不同传统的交汇共存。艺术是一种强大的媒介,不仅传达美,也传达文明的历史和价值观,以及自我身份的共享。
艺术作品会通过不同的文化手段、文化方式,去展现我们在当时历史情境下的情绪以及团结性。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不仅能够使自身的文化与文明为世人所了解、重视、关照乃至接受,也能够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元素。
因此,我希望有更多如“良渚论坛”一样的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机制,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能够持续地进行创作的交流和思想的交流,在艺术中体悟当下的社会不同。最终,形成你中有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当我们成为好的观察者,从不同文化中感受异同,世界都将成为促进我们艺术深度成长的“养料”。
(潮新闻记者 李娇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