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常若有过”的检视之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单位也好,对个人也罢,无论在什么时候,问题和不足总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又该如何对待呢?《亢仓子·训道篇》中所言的“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值得谨记践行。这话提醒人们,要时常保持有过的警觉清醒,善于自我检视反省,在不断洗濯思想、修养德行、提升境界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常言道:拿手电筒照别人容易、照自己难。保持“常若有过”的检视之心,经常主动从自身找缺点、挑毛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时候,人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本身存在的不足,第一反应是掩饰。能否主动改过补短,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信仰追求、思想境界、胸襟气度。只有锁定目标做更优更好的自己,才能拿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力度观照自己差在哪儿、短在何处。正如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否则就容易出现“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的情况。
能改掉的错误叫缺点,不能改掉的错误叫弱点。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与傅全美》中说:“善在所当迁,吾自迁之,非为人而迁也。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无论“迁善”还是“改过”,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充分说明,保持“常若有过”的检视之心,是安身立命、干事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只有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刀刃向内的勇气决心、永不满足的谦逊态度来改过为善,才能纠治问题于毫末、防范祸患于忽微,有效防止“小过不改,终成大过”的情况发生。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我们党历来就有重视自省、善于自省的优良传统。周恩来总理自订7条“修养要则”,规定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谢觉哉在60岁生日那天,谢绝一切亲朋好友祝寿,关起门来反躬自省,并在日记中写道:行年50,当知49年之非。那么行年60,也应该设法弥补59年的缺点。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自我省察中拷问灵魂,在自我净化中叩问初心,真正做到永不骄傲自满、永不松懈倦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常若有过”的检视之心,做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特别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同先辈先烈“对照”,切实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