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信心“氧气”

2024-01-25 11619阅读

今年省两会期间,浙江下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之江大地银装素裹,煞是好看。都说“瑞雪兆丰年”,2024年会是一个好年景吗?“我们的目标是每年为山区26县带来100亿元产值”“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我们浙商有‘四千精神’”“希望党委、政府持续释放利好信号,坚定企业家发展信心”……关于信心的话题,很多代表委员都想说上几句。

“信心”二字,看不见摸不着,却像氧气一样实打实地影响着经济的每一次“呼吸”。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国内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是事实。但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西方国家企图以“外资撤离论”“债务陷阱论”“中国崛起顶峰论”等新一轮的舆论宣传和虚假叙事唱衰中国,进而放大市场悲观预期,影响外资判断。不要小瞧了这种宣传手段,谎言说上一千遍成不了真理,却能唬人。一旦信心动摇,云山雾罩间犹豫迟疑悄然滋长,经济就会陷入慢性“缺氧”。

幸而,中国经济的光明面,挡不住、遮不牢。比起打“口水仗”,数据总是更有说服力。5.2%——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速远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6%——浙江用这份地方经济增速“成绩单”,丰富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注脚,尤其是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都实现正增长,外贸增长贡献居全国首位。事实证明,中国依旧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心脏。

深吸一口信心“氧气”

拉长视线来看,类似论调中国听得还少吗?只不过,中国人一向习惯先干再说、多干少说,信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中国经济一路走来,都在用事实不断击破质疑。但今时今日,大国间的竞争博弈是全方位的,舆论宣传借由发达的网络无孔不入,深度干扰经济活动,谁也无法捂住“耳朵”。“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有必要以主动作为回击,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经济光明论”能不能唱响,关键还要看能不能干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目前的困难和挑战,国际环境对我省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带来一系列重大考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够强,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等高质量发展“成长的烦恼”,一一被提出。“要以变应变,加入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将自身放在全球化的市场中竞争不断做强”……面对困难,会场上企业家代表委员抱怨的少,讲如何做、怎么干的多。商海沉浮,他们更懂实干的重要性。

由此,笔者联想到会场外的一个热搜:浙江一家伞厂老板雷鹏琳为了破解滞销危机,靠刷评论区救活伞厂,对网友有求必应,被称为“全网最听劝老板”,收获了大批年轻人喜爱,甚至让不少外国网友惊讶于“中国创意”。会场内外的这种“呼应”,恰恰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明天怎么样,取决于今天干了什么。

深吸一口信心的“氧气”,精准把握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然后坚定相信:待到雪融霜尽时,依旧光明一片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迷你集市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