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115:御窑金砖

2025-02-05 13326阅读
https://flv1.gmw.cn/gma/20250129/20250129163836457_1363.mp4

  【中国好手艺115

御窑金砖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承人金瑾

  苏州的御窑金砖,并非纯金质地的砖块,而是在皇家宫殿墁地方砖的雅称,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115:御窑金砖

  因工艺繁复又要求严苛,制作金砖算是一门苦差事。随着历史变迁,古法手艺几近失传。

  明清年间,我的祖辈靠着做砖过活。十多年前,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的父亲也被选为传承人。

  接过父亲的衣钵,我发现古籍记载很少,便组建团队,踏上寻访之路:明代张问之写有《造砖图说》,仅留下寥寥概述。循着线索,大家又辗转找到其奏折《请增烧造工价疏》,其中有29幅图,对应29道工序。几年后,金砖被原味重制。

  制作时,讲究“水磨工夫”——起泥,选苏州陆墓出产的黏泥,黏而不散又粉而不砂;熟化,筛去砂石,将泥研成细粉;涤滤,泥与清水搅拌,反复滤沥澄浆,晾成垛状;练泥,先摔打泥料,再用手腕一层层推泥,挤出气泡发出噗噗声,如此反复,直至内部“断之无孔”。

  制坯,妙在“掼”字!擎起数十斤泥料,“嘿——”掼入坯模,泥料瞬间填满角落,绝不可再添泥,否则烧不成一体。夯实后,铁线弓轻拂多余泥料,翻转脱模。待阴干后外表坚硬,便可入窑了。

【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115:御窑金砖

  烧制环节,全凭火候。先用稻草慢熏一个月,温度缓升,砖坯渐渐烤干。再添入劈柴和整柴,紧火烧制两个月,坯内矿物分解、孔隙变多;随后,加入松枝升温至950摄氏度,用湿泥封顶,游离碳素便渗入孔隙,一个多月砖体变硬了;熄火后,待窨水慢渗冷却,烧红方砖变成青黛色。出窑磨光,浸入桐油,一块宛如墨玉的金砖出落!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动画:张悦鑫

  视觉设计:孔鹏

  采访:苏雁

  制作:光明网新闻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迷你集市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